通过Youtube和安卓两起收购巩固了巨头地位的谷歌,又将这种花钱砸出护城河的策略复制到可穿戴领域。
11月1日,谷歌宣布斥资21亿美元收购美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。收购消息刚传出来,Fitbit公司的股价就立刻上涨了约17%,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上涨约0.6%。显然,市场对这一新组合是满意的。
谷歌高级副总裁发布收购公告 图片来源:谷歌官网
可穿戴市场可谓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“明星”,从市场调研机构IDC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报告看,2019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2.229亿台,5年内复合增长率7.9%,智能手表将持续领跑可穿戴设备市场。
但在这个红火的市场上,作为可穿戴设备开拓者Fitbit的日子一点都不红火。如果不是谷歌的收购,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Fitbit的存在。
谷歌得到了什么
成立于2007年的Fitbit,最初以“专注于全人类的健康”为宗旨,在2009年发布了首款健身追踪器Fitbit Tracker。契合新时代人们对健康需求的追踪器,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,迅速受到消费者青睐,随后在北美市场卷起一阵健康运动风潮。
顺着这阵热潮,Fitbit又顺势推出了多款智能运动手环,大获成功,产品覆盖至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。彼时风头无两的Fitbit接连获得融资,并在2015年宣布上市,成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股。
然而上市带来的荣光并没有持续太久,随着运动手环的新鲜度消退,功能多样的智能手表兴起,Fitbit产品的增长速度开始变缓。与此同时,苹果、三星等品牌在智能手表领域持续发力,Fitbit运动手环的市场份额被智能手表侵蚀。
尽管期间Fitbit有过调整,也推出了智能手表,但收效甚微。在苹果、三星两巨头的夹击下,它始终未能扭转局面。进入2019年,Fitbit的日子更煎熬了。据Fitbit20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其调整后亏损高达3600万美元,市场份额从15.2%掉落到9.8%,排在苹果和三星后面。